对商业理解不到位

有时觉得始终不能把生意做大。就是因为自己对生意的理解其实很不到位。

生意到底是什么?

从采购,生产,销售,客服,然后呢?从抽象角度看上去特别简单。但是反过来看。

谁有需求?谁买单?怎么能接触到这些人,有哪些渠道?产品或服务是否有竞争力?会不会得到目标客户的信任?怎么建立信任?供应商是否稳定可靠?员工是否稳定可靠? 真的挺复杂啊。

其实开发者思路就是,先考虑如何生产制造。然后再考虑售卖问题。反正做了一个新东西,就很了不起了。至于销路其实无所谓了。然后就为情怀买单了。

而销售的思路,先是看到某些人的需求,看到存在了某个问题。而且也验证过有人,愿意为解决这个问题买单。然后根据自身的资源,提出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。制定一整套财务计划。通过各种渠道拓展客户。形成产品或服务的壁垒。直到社会又出现新的变化。

如果按他们说的,创业机会也是来自于变化。只有变化了,老的才能被淘汰。新的才能有机会。所以当什么都不懂的时候,应该更多关注变化。变化一般是指新事物,比如开辟新区了,新建楼盘了,有新技术了,有新渠道了,有新政了。当对新鲜事物不敏感了,也就没法创业了。但是还要结合自己的行业。我现在算什么行业呢?

创业更加复杂,风险更加高。因为他需要创新。做生意更多是抄作业。做生意是跟随者,因为这件事一定是别人已经干过了。

所以应该用什么心态去面对客观现实呢?又该有怎样的行动呢?

我想主观心态上,保持平和,直到自己几斤几两最重要,不要盲目追求一生都可能达不到的事情。最怕就是在我看来是新东西,而别人那里早就已经摸透了。就是他们说的,用了几百万换一个行业的必知必会。

下周一定先把信息列表建起来。 然后把电商还做起来,不为别的,就是为了让自己开拓眼界。记住需要投入密度。

你看那些电商的不也是找到一个品,就开始做调研,然后决定是否要投入吗?我能不能有一套自己的分析方法?这和分析股票其实也没区别啊。不是分析的过程,还是一个熟悉市场的过程。用自己的主观和这个冰冷的客观世界进行碰撞。
尽快把商业分析成为例行的事情。每周写一份或者读一份商业报告,写点心得体会也好啊。

然后低成本验证假设。比如如果你认为某个产品好卖,那就进点货,在网上卖卖试试。

正在加载今日诗词....